人民財評:回歸理性,公平競爭做大“外賣”蛋糕


8月1日,三大外賣平台相繼發聲,共同呼吁規范行業競爭秩序。美團表示將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淘寶閃購與餓了麼也聯合發文,明確表態抵制惡性競爭﹔京東表示堅決杜絕不正當競爭,抵制惡性補貼。
綜合整治無序競爭有助於矯正市場失靈,規范競爭秩序,使全國統一大市場成為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的大舞台。
咱先說說,外賣市場為什麼又“打起來”了?今年初,京東強勢入局,外賣賽道的行業變局備受關注。到了夏季,外賣平台戰火更是灼熱,紛紛推出“0元購”“1分錢搶購”等促銷活動。有飲品商家坦言“忙到手抽筋,錢沒賺幾塊。”平台之間搶奪的已不僅是一頓飯的生意,爭的是從外賣到即時零售的流量轉化,搶的是用戶即時消費的使用習慣,為的是佔領本地生活服務“最后一公裡”的高地。
再來看看,外賣平台為什麼又宣布“不打了”?一段時間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多次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三家平台企業,要求相關平台企業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三家平台也紛紛發聲,表示在有關部門指導下,推動建立公平有序的行業秩序,促進各方互利共贏。
各方都看到,無序競爭不僅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也不利於平台自身。外賣平台連接著廣大線下商戶、消費者和騎手群體,外賣行業發展事關促消費、穩就業、惠民生。外賣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可能扭曲市場消費結構、沖擊商家正常經營。消費者雖然看似賺了優惠,但搭進去更多時間和精力,影響消費體驗。訂單量暴增也可能給騎手帶來更多安全隱患。凡事有度,外賣是一個高頻剛需的行業,如果無序競爭,多方利益受損,平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也不利於自身發展。
三大平台紛紛發聲回歸理性競爭,才能創造更大價值。非理性競爭會導致多輸結局,理性競爭則有助於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既讓消費者得實惠,也保証企業獲得足夠利潤繼續創新。相關部門及時規范競爭秩序,並不是叫停競爭,而是引導平台企業摒棄打價格戰,轉而苦練“內功”,打開思路,從爭奪存量轉向創造增量,從“資本消耗”轉向“價值創造”,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升級、差異化發展、挖掘增量場景,回歸規范運營、良性競爭的正途,為消費者和商家創造更大價值。
監管部門該出手時就出手,有助於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幾年前,社區團購賽道也曾出現多家平台企業“跑馬圈地”的情況。2020年,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指出社區團購存在低價傾銷,應嚴格遵守“九個不得”,有效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今年,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將於10月15日施行,明確規定平台經營者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平台內經營者按照其定價規則,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擾亂市場競爭秩序。平台自覺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理性競爭,防止風險外溢,是具有長遠眼光的戰略選擇。
中國有14億多消費者,市場之大足夠容納多家平台公平競爭。願各平台發揮自身優勢,通過開放共享做大蛋糕,與消費者、商家、騎手等共筑良好生態,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